阅读历史 |
背景色:字体:[很小标准很大]

回到明朝做仁君 第440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状态时好时坏。过了这么多年,被时间冲淡了一些伤痛,徐渭的精神状态现在终于好了一些。这一次遇到这样的事,徐渭也是第一次开口。

徐渭神情复杂的叹了一口气说道:“希望如此。”

王锡爵也看了一眼戚继光。

实际上,王锡爵也觉得徐渭说的是一件好事。如果朝廷真这么干的话,的确是好处多多。

可他也觉得这件事危险性太大了,即便自己上了密奏,朝廷也未必会采用。

至于戚继光对皇帝有信心,王锡爵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。因为朝堂的情况实在是太复杂了,京城事多,谁也不知道最终的结果会怎么样。

不过王锡爵还是说道:“我马上就回去写密奏,具体的情况如何我就不得而知了。不过我想这件事还是有希望的。”

沉默了片刻,徐渭喃喃的说道:“希望吧。”

他对朝廷始终没有信心,如果不是因为皇帝这些年做的这些事、展现出来的那些东西,他根本都不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。

“那就行了,我马上回去写。”王锡爵站起身子说道。

见王锡爵站了起来,戚继光几人也纷纷站了起来,而后就分开行动了。

随着天气的好转,京城到辽东的道路越来越畅通了。没用几天的时间,王锡爵和戚继光两人的密奏就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飞到了京城。

密奏得到了京城之后,直接就递到了朱翊钧的面前。

从辽东来的奏折,现在根本就没有人敢阻拦,甚至都没有人敢查看。整北京城都知道辽东是皇帝关注的重点。

看着陈矩递上来的密奏,朱翊钧的脸色变得有些古怪。

王锡爵一份,戚继光一份,这两人居然没有联名,这就让朱翊钧有些迟疑了。

难道说这两人闹不和了?

想到这里,朱翊钧的心里面就咯噔一下。

不是把两个有能力的人放在一起就都能成事的,因为有能力的人都有自己的想法,而且态度非常坚决。

这两个人在一起,很可能会意见不合。王锡爵和戚继光就是如此,如果真是这样的话,就麻烦了。

一旦内部闹不和,即便是再有才华都没有用。朱翊钧甚至想到了以后辽东的经抚不和,真要是互相告状的话,那就完蛋了。

将密奏拿过来,朱翊钧快速翻看了起来。都看了一遍之后,朱翊钧的神情变得诡异。

这两个人根本就不是不和,而是非常和,在密奏里将彼此互相夸奖了一番。

首先是王锡爵,对戚继光就是一顿称赞,说他治军严明、清廉自守,手下的军队对周围的百姓秋毫无犯,自己也是令行禁止;在制定作战方案的时候,那也是很有章法。

一句话,戚继光名不虚传。最后还拍了一下朱翊钧的马屁,皇帝能选用这样的将领是朝廷的福气、天下的福气,这一次辽东大战一定能打赢。

然后就是戚继光,也在密奏里把王锡爵一顿拍,说王锡爵这个人宽宏大量,辽东在他的治理下政通人和,百姓的日子非常好过,官吏十分清廉。对于这次作战,准备也非常充足,后勤保障做得很好,对自己很支持。

同时也对朱翊钧拍了一顿马屁,能选用这样的官员,那就是朱翊钧的功劳。

上有明君,下有贤臣,这次辽东之仗一定能打得赢。甚至都上升到了大明万万年的地步。

朱翊钧很无奈,你们两个相处得好,就不用在朕面前秀恩爱了。

看到后面的内容,终于把正事说了出来,原来是徐渭的建议。

两人倒是没隐瞒,直接就把徐渭的建议说了出来。

看了一遍之后,朱翊钧合起了密奏,轻轻地叹了一口气。

这个徐渭是一个人才!

朱翊钧沉吟了片刻,转头看向陈矩说道:“马上传旨辽东,让徐渭进京。”

“是,陛下。”陈矩连忙答应道。

想了想,朱翊钧又说道:“这样,他可能不愿意来。你告诉他,就说朕要给胡宗宪修一座忠良祠,让他回来主持修建。”

东蒙古倾巢而出

徐渭对朝廷没有什么好感,这一点朱翊钧是知道的,而且心里非常清楚。毕竟当年朝廷害死了他的好朋友胡宗宪。

或许在徐渭看来,那个时候天都是黑的,有了一些极端的想法,甚至都会觉得这个国家没有希望了。

嘉靖皇帝看起来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,没事就自诩汉文帝,将玩弄帝王心术当成自己骄傲的才能。可实际上,他的才能就那么回事,目光不够长远,胸襟不够开阔,一点都没有帝王魄力,只知道玩权术之术。

炼丹享受,穷奢极欲,跟汉文帝根本就没法比,就是昏君一个。

朱翊钧不禁想到了穿越前看过的一个电视剧《大宋提刑官》,当宋慈将自己的作品扬在天上之后,结尾的时候他说出了一句话“大宋这半壁江山也不会太长久!”

如果在嘉靖皇帝之后没有转变的话,大明的江山也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